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暨达州建市二十周年,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要求,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和达州日报社联合开展“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活动,各县(市、区)委宣传部及社科联、市级部门和各高校认真组织,踊跃参加,共收到征文157篇。经专家评审、市社科联党组审议和市委宣传部部务会审定,此次征文评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30篇。我们遴选了部分获奖征文予以刊登。
达州,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资源富集,物产丰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享有“巴人故里、中国气都”之称。曾有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曾有多少革命英烈血沃巴渠,曾有多少改革弄潮儿勇闯潮头,曾有多少劳动模范为之奋斗终生。这是一方充满希望、生机盎然的热土。
七十年沧桑,二十年巨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达州一穷二白,满目疮痍。1949年达州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2亿元,人均66元。新中国成立后,达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等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前的达州,经济社会仍处于较落后的状况。到1978年,达州地区生产总值也仅为11亿元,人均208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特别是建市20年来,达州人民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努力克服前进中的艰难险阻,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篇章,取得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巴人故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经济大市的华丽转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由弱到强的转变
一是经济总量迅速提高。新中国成立时,达州经济极其弱小。1949年,达州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2.2亿元,历经47年的发展,到1995年跨越百亿元大关。此后,达州经济增长的步伐逐渐加快,12年后,到2007年GDP突破500亿元;而跨越1000亿元这一台阶仅用了四年时间;在此基础上,到2018年,达州GDP总量达1690.2亿元,是1949年的768倍,是1999年建市时的9.9倍。按可比价计算,这七十年,达州GDP年均增长7.1%,其中1999年建市以来年均增长10.8%。
二是人均GDP实现新跨越。这七十年,达州人均GDP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迅速增加,实现了由贫困地区向中等收入地区的转变。由改革开放初的人均66元增加到2018年的29627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62.8倍;按2018年末汇率折算,达到4317美元,略高于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中等偏下收入地区人均4036美元的上限,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地区。
三是财政实力大大增强。1952年,达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0.13亿元,到1978年突破1亿元,1999年达到6.64亿元,2018年突破100亿元大关,比1952年增长776倍,比1999年建市时增长14.2倍。
四是县域经济不断壮大。这七十年,达州县域经济在你追我赶中迅猛发展。1949年,通川区(509万元)、万源市(751万元)GDP总量不足千万元,最高的达川区也仅为7022万元;1999年,各县均突破10亿元,其中达川区最高达到31.33亿元;2018年,达州八个县(市、区)除经开区外,其余县(市、区)GDP均超过100亿元,其中5个县GDP总量超过200亿元,大竹县和宣汉县突破300亿元。
二、物质生产能力取得长足进步,实现了由产品极度短缺、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极度落后到产品十分丰富、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转变
一是农业供给能力全面大幅提升。经过七十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取得了大发展。达州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72.5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288万吨,2018年达317.1万吨,七十年年均增长2.2%;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49年的216.8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555.9公斤。油菜籽产量由1949年的0.4万吨增加到1999年的13.7万吨,2018年达29.2万吨,年均增长6.4%;人均油料占有量由1949年的1.2公斤增加到2018年51.2公斤。肉类产量由1949年的0.74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46.01万吨,年均增长6.2%;人均肉类占有量由1949年的2.2公斤增加到2018年的80.7公斤。
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时,我市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主要以小作坊、小手工为主,规模小、结构单一、门类不齐,经过七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四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加之近二十年“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达州工业经济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14亿元,提高到1999年的32.62亿元,2005年突破100亿元,2018年达到448.9亿元,年均增长11.2%,其中1999年建市以来年均增长16.3%。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钢材产量由1978年的2.63万吨,提高到1999年的24.4万吨,2018年已达到335.5万吨;水泥产量由1978年的26万吨,提高到1999年的160万吨,2018年达到1111万吨;天然气产量由1999年的0.59亿立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63.57亿立方米,“中国气都”的美誉广为流传。近年来,达州紧紧围绕“制造强市”目标,着力打造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2个“五百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1个“百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达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达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做强支撑。
三是服务业发展由弱到强,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新中国成立时,达州服务业发展十分滞后,增加值仅有0.3亿元,经过30年发展,到1978年也仅有2.47亿元,1999年达州建市时为57.1亿元,此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2018年已达到760亿元,年均增长8.2%,其中建市以来年均增长10.7%。近些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越来越大,2018年达到53.7%,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
四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七十年来,达州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79:7.2:13.8调整为1978年的58.1:19.6:22.3,再演变为1999年的43.9:22.6:33.5,到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已经优化调整为19.3:35.7:45。工业结构加快调整,以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天然气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代表的六大产业集群形成并不断壮大。服务业内部结构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行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32%。民营经济占比不断提高。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达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6.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61.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2.5%,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实现了百姓出行由双脚丈量到出门上车、通信由“基本靠吼”到智慧城市全面建设的转变
一是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前,达州投资力度一直很弱,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达州累计投资不足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达州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快速发展。197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0.29亿元,1999年达到32亿元,2018年达到1400.43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共完成投资1.25万亿,年均增长23.6%,其中建市20年来完成投资1.23万亿,年均增长20.8%。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达州地处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素有四川对外开放“东大门”的美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奠定了我市作为四川连接东西、承接南北的要塞地位。七十年来特别是建市二十年来,达州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百姓出行更加快捷方便,基本实现由双脚丈量到出门上车。2018年末,达州境内公路总里程19567公里,是1978年的6.37倍,其中高速公路417公里。达州河市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10条航线,达州机场迁建及机场大道的建设项目正全力推进。成南达万高铁和西渝高铁将在达州形成十字交叉,其中成南达万高铁作为京蓉高铁中的一段,是四川东向出川的重要快速便捷大通道,现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公路、铁路运输优势,与万州协作建设铁水联运港,开辟成都经达州至万州港进入长江的货运出海新通道。当前,我市“水陆空”立体交通建设正全面发力,紧抓“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这张“王牌”,力夺全省经济副中心这顶“桂冠”。
三是邮电通信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达州邮电通信业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1957年末,达州邮电业务总量仅88万元,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0.15万户;1978年,达州邮电业务总量277万元,本地固定电话年末用户数0.66万户;1999年,达州邮电业务总量仅4.35亿元,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19.03万户;2018年,达州邮政电信业务收入34.16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8.1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45.6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95.64万户,网络电视用户89.16万户。当前达州正加速推进“智慧达州”建设,通过打造“一城一园两基地三中心”(即:加快智慧城市、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呼叫增值业务两大基地,做强川东云计算中心、达州城市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志向科技呼叫中心三个中心),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达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贡献力量。
四、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实现了由散、小的城乡集贸市场到秦巴地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转变
一是消费市场繁荣活跃。随着区位、交通优势的不断凸显,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达州汇集,造就了旺盛人气和无限商机,达州被成功列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18年,达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89.7亿元,是1949年的937倍,年均增长10.4%;是1999年的15.5倍,年均增长15.5%。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49年的28元增加到1999年的935元,再提高到2018年的15595元,增长557倍,年均增长9.6%,其中建市以来年均增长15.3%。
二是物流业迅猛发展。达州是四川省“东出西进”的桥头堡,是秦巴地区物资集散地、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是全国179个公路运输主枢纽之一;省委、省政府正大力支持达州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给达州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独特的区位优势,推动达州物流业快速发展。2018年,达州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144.22亿吨公里,比1949年增长281倍,比1999年增长7.7倍;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26.73亿人公里,比1949年增长133倍,比1999年增长30%;达州河市机场吞吐量突破50万人次;达州火车站是四川第二大、西南第四大火车站。当前达州正构建铁公水空“全方位、多功能”综合物流运输体系,加快推进秦巴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国内领先、西部一流的秦巴地区区域物流高地”,园区全面建成后,预计交易额超1000亿元/年,贡献利税60亿元/年,提供就业岗位2万人次以上,将成为带动达州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三是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迷人的巴山风光、神秘的巴人文化、不朽的红色精神、多彩的巴渠风情、独特的古镇风韵,为达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近年来,达州旅游业发展迅速,拥有八台山、龙潭河、賨人谷、巴山大峡谷、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宕渠古城等自然山水和人文文化旅游资源,众多山水奇观,巴山夜雨凝就了一幅浓郁的泼墨山水画卷,构建了“巴山夜雨·水墨达州”的新形象。2018年,达州共接待游客28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实现旅游收入208.86亿元,增长22%。
五、全面对外开放,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转变
一是招商引资力度空前。七十年来,达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全市经济较快发展。突出“达商大会”招商,实施“川商回引”“达商回引”工程,鼓励达商“人才回乡”“项目回引”“资金回流”“总部回迁”;利用“西博会”“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渝洽会”等省内外大型会展平台开展集中招商。2018年,达州招商签约项目达179个、引进到位资金833亿元。
二是对外贸易加快发展。七十年来,达州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弥补达州资金、技术、设备、管理以及人才方面的不足,达州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区域合作,把达州打造成为四川东向开放战略支点城市。2018年,达州进出口总额完成8660万美元。
六、人民生活水平、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由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飞跃,正向着富裕不断迈进
一是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七十年来,达州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拥有的财富迅速增加。2018年,达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1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82元,是1999年的7.4倍,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5元,是1978年的107倍,是1999年的7.2倍,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12.4%,其中建市以来年均增长10.4%。
二是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经过七十年的发展,达州人民实现了由挣扎在贫困线上向到温饱、再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当前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速推进。2018年,达州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13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初步进入富裕标准区间(30%—40%),比1999年降低了9.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188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9%,略高于富裕标准区间,比1978年低29.4个百分点,比1999年低21.1个百分点。
三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达州坚定信心、强化决心、不忘初心、上下同心,坚持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全力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截至2018年底,达州已实现通川区、达川区、大竹县、渠县、开江县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村退出779个,贫困人口脱贫66.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21.85%下降至2018年的0.88%,实现了从“贫困人口最多”向“脱贫人口最多”的转变。
七、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实现了由“光灰”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大城市主框架基本形成的转变
一是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七十年来,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逐年提高,城镇化水平由1949年的5.7%上升到1999年的21.1%,再逐步提升到2018年的45.52%,年平均上升0.57个百分点。大量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2018年,城镇人口达到260.37万人,比1949年提高241.17万人,年均提高3.44万人。
二是主城区规模越来越大。上世纪80年代初的达州,主城区面积仅5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建筑物密集,尘土飞扬,被市民喻之为“光灰”城市。建市以来,达州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做大做强主城区的规模。2018年,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2.5万,“双百”城市如期建成。当前,达州在持续推进北城滨江、马踏洞、莲花湖、三里坪、翠屏山、长田坝、河市等“七大新区”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机场、高铁站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空间新的增长极,建立以城市道路为支撑的大城市框架,力争到2020年建成“双130”、到2030年建成“双160”区域中心城市。
八、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现了由重视经济发展到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转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市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末,达州森林面积72.1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3.51%。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空气达标率为80.8%,PM10和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5%、5.2%;年末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到100%。
九、社会事业着重补短板,实现了由“欠账多”到全面进步的转变
一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不断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覆盖面不断扩大,确保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2018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2.3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9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2.3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50万人。
二是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达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设施不断完善,素质教育水平不断提升。2018年末,达州共有各类学校1910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4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82.2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6万人。
三是科技创新加快发展。达州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事业发展成效显著。达州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0亿元。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各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达州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授予市级科技进步奖26项。企业技术合同登记额4757万元。全年共申请专利2281件,专利授权1350件。
四是卫生事业迅猛发展。七十年来,达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末,达州共有卫生机构4293个,是1952年的204倍,是1999年的4.1倍。卫生机构床位32943张,是1952年的366倍,是1999年的2.83倍。达州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1860人,是1952年的20倍,是1999年的1.4倍。2018年,达州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22‰和4.63‰。
五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达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建成了达州图书馆、巴山大剧院等一系列文化设施,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2018年末,达州共有文化艺术馆(站)321个,博物馆4个,陈列馆(纪念馆)3个。剧场、影剧院数23个,其中电影院19个。公共图书馆8个,藏书1444.52千册。年末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5%和96.39%。
巴人故里,中国气都;千年古城,前程似锦。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达州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铸就了今天的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达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达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战略部署。新时代新作为,达州人民也必将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