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俗摄影协会赴达商总会考察交流 共商影像赋能商协会经济与文化传承新路径

2025-05-08

DSNEWS


图片1.jpg


       2025年5月8日,四川省民俗摄影协会主席龚伟率队赴达商总会开展座谈交流。达商总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秘书长郑权国率秘书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双方举行座谈并深度交流,围绕影像赋能商协会民营经济发展、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文旅融合新场景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通过跨界合作探索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


图片2.jpg


图片3.jpg


座谈背景:影像与经济双向赋能商协会的需求

      作为新生活力型协会,四川省民俗摄影协会以“影像为媒、文化为魂”为核心理念,今年以来在乡村振兴、非遗保护、红色文化传承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例如,其与巴山大峡谷,宣汉县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华蓥山旅游景区等合作,通过影像记录生态康养与红色文化,成功助力景区从“生态资源”向“文化IP”升级。

      达商总会作为中国西部首屈一指的民营经济组织,近年来致力于推动达商企业抱团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拓展民营经济国内外市场,并积极探索文旅融合路径,如引导广大达州籍企业家返乡投资、建设“达州会客厅”项目、组织国际商务考察等。此次座谈既是双方资源优势互补的需求,也是响应国家“文化赋能经济”战略的实践。


图片4.jpg

四川省民俗摄影协会主席龚伟


图片5.jpg

达商总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秘书长郑权国


核心议题与成果

1、影像助力民营经济品牌塑造

      龚伟主席提出,民俗摄影可通过视觉叙事为达商企业打造文化标签。例如,协会曾通过记录天山雪莲的生态与文化价值,将其从药材升华为文化符号,助力企业拓展市场。郑权国秘书长对此表示高度认可,指出达商总会会员企业涉及文旅、生态康养等领域,亟需通过影像传播提升品牌内涵。双方计划联合策划“达商品牌影像工程”,以摄影采风、新媒体传播等形式展示企业背后的文化故事。


2、文旅融合场景的共建

      协会外联部部长,手机分会执行主席向军分享了协会在巴山大峡谷,宣汉月亮坪森林康养旅游度假区,华蓥山旅游景区“森系民俗”‘‘扯常森呼吸”项目的经验:通过记录森林康养景观与红色文化遗迹,形成“生态+人文”的文旅IP,吸引游客量增长30%。郑权国秘书长提出,达商总会正推动“达州会客厅”项目及跨区域文旅线路开发,未来可引入民俗摄影团队,共同打造“巴山夜雨”“红色记忆”等主题影像展,增强游客体验感与文化认同。


3、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联动

      龚伟主席强调,协会近期在达州宣汉县开展的“红色记忆·影像传承”行动,通过记录百岁老红军,抗美援朝老兵陈大国同志的革命故事,为地方红色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郑权国秘书长表示,达商总会会员企业中有多家涉足红色旅游开发,双方可联合发起“红色影像数据库”项目,将历史影像转化为文旅资源,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4、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双方决定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向军部长与谢纲骅常务副秘书长牵头推进具体项目。计划包括:定期组织摄影家赴达商总会企业及文旅项目采风,形成影像传播素材库;联合举办“达商民俗影像双年展”,通过国内外影展提升品牌影响力;探索“影像+电商”模式,为达州灯影牛肉,大竹醪糟、大巴山腊肉,渠县黄花,万源旧院黑鸡等特色产品注入文化附加值。


未来展望:从资源整合到生态共建

      此次座谈标志着影像艺术与民营经济的深度联姻。龚伟主席总结道:“影像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激活文化资源、赋能产业升级的‘催化剂’。”郑权国秘书长展望:未来双方将构建“文化—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合作生态,推动达商品牌走向全国乃至国际舞台。

      通过跨界协同,四川省民俗摄影协会与达商总会正为商协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篇章。

      省民摄顾问包建华,监事长程远章,副监事长龚照伦,理事冯波,王小铭等,福宝美术馆董事长,成都市创意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向运华等参会。



图片6.jpg


图片7.jpg


图片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