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供销合作社 着力破解“三大难题” 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2017-11-08

  土地托管服务破解“谁来种地”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普遍出现“打工顾不上种地、种地耽误挣钱、土地撂荒又不甘心”,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着“管理不方便、生产成本高、标准化难落实”等实际问题。供销社充分发挥传统网络、人员、业务优势,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以农资企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建立“政府引导、供销社主导、多方参与、群众自愿、合同管理”的土地托管工作机制,形成以县级供销社为主导,以农业服务公司为主体,以基层供销社和村委会为依托,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为服务对象的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体系。

  通过积极领办创办植保、农机、加工、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基层供销社、农民合作社,搭建土地托管服务平台,建设土地托管服务中心,组织专业人员积极履行农民委托的各项服务,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提供“耕、种、管、收、加、贮、销”全托管或半托管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既无耕种能力,又不愿失去土地的矛盾,大量因不愿或无力耕种而撂荒土地被重新耕作,入托农户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托管收益,又不影响外出打工挣钱,有效助力脱贫攻坚。截至9月底,全市供销系统共开展土地托管服务7.8万亩,其中全托管2.2万亩,半托管5.6万亩。到2020年底,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

  供销电商破解“农产品卖难”

  达州农产品资源丰富,如何把优质特色农产品卖出去,卖好价钱,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供销合作社依托系统优势,主动作为,以发展农村电商为突破口,因地制宜打造“网上供销社”,有效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在农村电商发展中,坚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网购网销同步推进、物流配送一体建设,做到“三个加快”:一是加快供销电商平台建设。各县(市、区)供销社积极与本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合作,投入电商发展资金1330万元,引进资金2470万元,自主开发、建设运营了“达川供销商城”、“达州菜蓝子”、“开江购物网”、“通川区城乡通”、“宣汉馆”等6个农村电商平台,并与供销总社“供销e家”大平台实现对接,入驻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19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300多种农特产品实现网上交易。二是加快农村服务站点建设。依托供销系统农村经营服务网点广布优势,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在城市和中心场镇建设配送中心18个、农特产品体验中心6个和供销e店5家,在乡村建设乡镇服务站177个、村级配送点343个和双代店24个,万源兴达农资公司投资500万元,对327个经营服务网点按照“农资物联网”要求进行技术改造,开展“互联网+农资”服务,市场覆盖率达到90%,市场占有率60%以上,及时高效为农民提供农资产品和农资物流信息咨询等服务。三是加快供销物流体系建设。农村电商发展,离不开高效便捷的物流支撑,供销系统采取自建、合作等方式,加快构建供销体系农村电商物流体系。供销与邮政建立战略合作,分工负责,邮政负责县到乡镇、供销负责乡镇到村的双向流通,有效解决了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瓶颈。

  在农村电商发展初具规模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思路,整合资源,深耕主业,切实提升供销电商助农增收致富能力。一是整合系统电商资源。采取省、市、县(市、区)供销社共同入股,组建达州市供销网优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公司,统筹运营全市供销电商资源,网点建设。市供销网优公司成功通过全国供销总社考察验收,承接总社项目资金1500万元投资入股。二是整合全市农产品资源。组建达州市珍硒农产品经营公司,集中全市特色优势农产品,联网上线营销,通过线上线下促进达州特色农产品全面走向市场。三是整合系统服务资源。供销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服务的领域众多,他们集中系统服务资源,深耕主业,以农村电商为依托,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规模,助农增收致富。

  资金互助合作破解“农民融资难”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由于缺乏融资贷款的有效抵押担保物,导致融资成本高、门槛高、手续多,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现象突出,已经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供销社积极拓展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功能,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试点,有效破解“农民融资难”。先后在通川区、达川区、开江县、大竹县、万源市5个县(市、区)开展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工作,5个试点社入社社员186户,入股资金592万元,已发放借款59笔,金额688万元,资金使用率达113.68%,帮助59户农户发展生产,收入11.5万元,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大竹明月山资金互助合作社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生产,助农增收;达川区月亮湾资金互助合作社入社社员,主动为贫困户借款用于危房改建,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通过及时地发放互助资金,增强了农户发展产业的信心,方便、及时地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帮助入社农户发展新产业,做大做强做规模,助农增收达1000万元以上。·张文艺 廖梅 蒲正杰·